金融危机后,“搞金融还不如去种地”成为一个段子在金融圈里颇为流行,但似乎谁也没把嘴巴上的调侃当过真。而在陕西杨凌,记者居然真的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而这个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正在用实实在在的金融知识种植着梦想。
“试验田”遭遇不测风云
初见杨元利,他名片上的头衔是“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杨凌新华府果蔬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副董事长”。而当我自报家门说是金融时报社的记者时,杨元利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多了几分熟悉和亲切:“来新华府之前我在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工作,跟你们报社联系还很紧密呢。”
杨元利所管理的杨凌新华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这个规划面积只有22.12平方公里的示范区不仅是全国唯一的国际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还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农业科技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14届,累计促成投资达1256亿元。
或许是“农高会”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人们很难发现:杨凌不仅是我国农业科技的示范区,也是蹒跚起步的中国农业保险一块弥足珍贵的“试验田”。而对于从金融转行干农业的杨元利来说,去年的一次暴雨,才让他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农业的高风险性,也让搞了多年金融工作的他对农业保险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9月,陕西关中地区遭遇60年不遇的暴雨、连阴雨特大灾害,杨凌区也在重灾区范围内,致使2500多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不同程度倒塌,杨元利和150多个农民所组成的杨凌新华府果蔬合作社也未能幸免,该社186个蔬菜大棚都在重灾区内。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搞金融”出身的杨元利在2010年购买了“银保富”。
“银保富”灾后出手相救
“设施蔬菜"银保富"项目是原陕西省省长袁纯清提议并命名,省政府有关部门和人保财险公司共同推出的一项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人保财险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宁告诉记者,当时推出这一产品就是希望运用财政补贴政策,有效调动银行、保险资源,促成银行涉农信贷业务与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相结合,支持蔬菜种植户规模化和产业化,促进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不同于单一的农业保险产品,“银保富”是个系列产品的总称,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农户购买农业生产项目保险得到风险保障,并筹措到扩大生产所需资金。二是通过财政资金对参保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引导农户参保,从而撬动银行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三是通过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赔偿金在被保险人所欠贷款本金余额范围内,优先支付给贷款金融机构,减少银行贷款风险。四是通过银行以保单的风险保障功能为依托发放小额信贷,既开拓了银行自身业务发展,也保证了较高的还贷率。
杨元利坦言,当初之所以选择购买这一产品,主要是看中了这款产品的保费补贴和融资功能。“至于灾害后的风险补偿功能,确实是在去年发生灾害后才深有感触。”
2010年“银保富”在杨凌示范区刚开始推广,彼时的杨元利就看中了这款产品,带领150个农民将新华府合作社的186个蔬菜大棚都投了保。“那年我们挑了比较便宜的一款,每个棚交80多块钱保费,占保费的30%,其余70%由政府补贴。186个大棚共交了1.4万元保费,很快就从银行获得了180万元的抵押贷款,缓解了当年世园会花卉工作面临的流动资金困难。”
令杨元利没有想到的是,2011年9月的暴雨及连阴雨灾害,让新华府合作社的大棚损失严重。“这种土夯的大棚最怕连阴雨,水一积就容易垮塌。一遇到刮风下雨,保险公司的人跑得比农民还快,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情况、防灾防损。去年下雨受灾后,人保财险公司及时支付了14.5万元赔款,为大棚重建提供了资金支持。”
与杨元利一样,杨凌的大多数蔬菜种植户也是从去年的暴雨灾害中,才真切体会到了“银保富”的保险保障功能。据中国人保杨凌支公司经理余党民介绍,杨凌示范区的农业保险主要以有政府补贴的保险为主,“银保富”设施蔬菜大棚保险是其中最主要的项目,目前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杨凌示范区“银保富”共承保596户、2611个标准棚,面积3393亩,累计收取保费240万元,其中农户缴费36万元,政府补贴204万元。“2011保险年度,发生保险责任的自然棚1600多个,共支付赔款723户次,直接赔款340万元,赔款覆盖面占承保总量的90%。截至2012年11月底,保险责任继续存在。”
农村金改风头正劲
从薪水高、保障好的金融业转入风险高、收益不稳定的农业,这不仅需要杨元利个人具有相当的魄力,也需要充分的外部条件让他“敢于”迈出这样一步。而这个外部条件正是风头正劲的农村金融改革!
以“农科城”闻名于世的杨凌,不仅是我国农业科技力量、科技成果和农业高科技产业高度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农村金融改革、农业保险以及科技保险创新发展的一块“沃土”。一系列农村金融改革新政的“先行先试”,在给予这块土地无限活力的同时,也给了杨元利这样的“昔日金融人”以投身现代农业的勇气和动力。
今年以来,银监会已正式批复同意筹建陕西杨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杨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杨凌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15亿元公司涉农债券,标志着杨凌农业科技企业成功登陆全国债券市场;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核准赛德高科、秦宝牧业等三家涉农企业发行8100万元的纯农业类集合票据,标志着杨凌涉农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此外,在人行杨凌支行的积极推动下,杨凌示范区农村信用联社已经开始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首笔业务是为一家企业发放商标权质押贷款200万元。
另据统计,截至去年底,仅杨凌示范区内的“银保富”项目就带动银行贷款1073万元,为935户农民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承担风险26100万元。
“过去农村流转土地不能搞抵押,因而无法从银行贷款。从去年开始,杨凌示范区开始搞流转土地上的资产抵押,这就盘活了农村的资金,解决了困扰涉农企业许久的资金瓶颈问题。”杨元利告诉记者,以“银保富”产品为例,它不仅具有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而且整合了银行、保险等各类金融工具,实现了金融资本链条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有机结合,将为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我已经主动把保费提高了一个档次,从过去的80多元每亩提高到了130多元每亩。”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场房,杨元利告诉记者,那是他们新投资设立的食用菌工厂。“目前正在跟人保财险公司洽谈投保事宜,希望能够快一点达成一致,从而获得相应的保障”。杨元利满怀信心地说。